close

  對我來說,出門旅行跟出去玩,是不一樣的。出去玩,是一逕的尋歡,所以要招同好友一齊出陣,往人潮最多的景點擠去,懷著一顆蹦蹦跳跳的心,將喜悅由自身灑向四周--這樣一趟下來,我們會稱其「好好玩」。旅行正好相反,旅行適合小隊出遊,僅有個粗略的目標,一路上把心沉靜,讓周遭的陌生氣息沁入心脾,迴蕩肺腑間,藉此我們知道,何時駐足,何時啟步。

  每次旅行,我都極度珍惜,因為我知道我可能只能來這一次,縱有機會重訪,時光流轉,風貌也前後不一了。為此,我常在行前查資料,對當地有初步了解,到了當地再和當地人聊天,往往更能揭開許多深層的故事。我曾因與鄉人聊天知道,原來濁水溪彰化縣的一岸,有間祭祀八七水災的小廟,我到了當地,看見它蓋在河旁的花生田間,土地公廟大小。再往河旁靠去,是大片崩落的砂石和堤防傾頹的水泥塊,旁邊的農人說,這就是八七水災留下來的。他又往對岸指去,說那岸西螺的堤防上有個咬劍的石敢當來鎮煞,希望洪水不來,農事無恙。我在此間又品嘗了一點農民后土的歷史。

  歷史是由千千萬萬人們的旅程編織而成的,從每一個方向剖析,無處不沾血淚;自每個角落望去,無處不是風景。盲聾作家海倫﹒凱勒的<三天可以看的日子>中,告訴我們,希望我們能窮極既有的感官來享受這世界的美好,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一趟不能重來的旅程。

  世界太大,我們不能窮盡,我們生於此,而又歸於此,中間的見聞是生命賜予我們的瑰寶,中間的旅程是生命躍動的行跡。儘管多有顛簸,但往往就在迴環的曲折旅程中,才有自己唯一的故事,獨有的旅程--這樣一趟下來,我稱其為「充實的旅行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隼 的頭像

    行旅的森林

    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